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发展概况与趋势研究报告(一)

来源于:火狐电竞app下载 日期:2024-03-12 02:09:14 浏览:15次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开始修订和完善,在2018版基础上将“八大产业”调整为“九大产业”,增加了“航空航天”和“海洋装备”两大产业,取消了“数字创意”产业。就九大产业高质量发展概况看——

  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我们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建设“数字中国”的手段。其主要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向各行业全面融合渗透,构建万物互联、融合创新、智能协同、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从2017年到2022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从5.5万亿元增长至10.8万亿元,增速位居国民经济各行业前列;2022年利润总额达1.2万亿元,较2017年翻一番,2023年上半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55170亿元,同比增长14.2%。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加快推进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广电、智慧水利、智慧港口、智慧物流、智慧市政等成为深化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而新型基础设施也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建设重点,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出台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而智慧城市建设是新基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未来新型基础设施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将助推智慧城市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从地区看,当前,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形成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中西部四大产业集聚区。珠三角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初步形成以深圳为研发中心,东莞、惠州等市为生产基地的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在智能终端、信息通信、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拥有非常良好产业基础。长三角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形成以电子器件、信息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产业主要集聚在上海、杭州、南京、无锡、苏州、合肥等地。环渤海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要集聚在北京、天津、石家庄、青岛、济南等地,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电子元器件、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中西部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要集聚在重庆、成都、武汉、长沙、西安等地,重点发展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智能终端、高端软件等领域。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为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全力发展现代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包括工业机器人、建筑、医疗等特种机器人、高端仪器仪表、轨道交通装备、高档五轴数字控制机床、节能异步牵引电动机、高端医疗装备和制药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等高端装备生产;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运维、农业生产专用传感器、智能装备、自动化系统和管理平台;建设“互联网+”协同制造示范工厂,建立高标准工业网络站点平台等。

  随着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政策措施落地显效,我国工业生产加快回升,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增长明显加快。就行业看,截至2023年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国内现存装备制造业相关企业10万余家;其中,2023年1-11月,新增注册相关企业2.5万余家,与2022年头同比增23.6%。当前,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已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等多个产业集聚区。

  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产业链的全面升级,中国建筑业将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完成行业转型。为抓住转型机遇,建筑企业应在可持续发展、供应链改革、生产效率、创新建材及建造方式、资产智能化等创新领域尽快布局,并根据创新领域的不同,制定拉平竞争差距、打造新增长曲线、建立长远护城河等技术发展目标和路径,同时建立创新体系作为孵化支撑。

版权所有©2015 火狐电竞app下载 沪ICP备1303592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