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起的产业投资成为扩大内需重要抓手

来源于:火狐电竞app下载 日期:2023-12-15 02:07:26 浏览:21次

  2021年是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进行重点部署,明白准确地提出“要加强统一规划和宏观指导,统筹好产业布局,避免新兴起的产业重复建设。”新年伊始,扩消费、稳投资成为各省市争取实现“开门红”的主要举措,多地在春节前后公布了2021年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名单及推进落实的“施工图”。特别是新兴起的产业成为各地产业布局的重中之重,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近年来,世界经济进入动荡变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令国际环境更趋复杂。随着我们国家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需要以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加大新兴起的产业投资,对于扩大内需,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都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投资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内需必须发挥投资对拉动经济稳步的增长的关键作用。近年来,尽管消费慢慢的变成了拉动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投资对经济稳步的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但其依然是政府进行逆周期调节以及引导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2020年,在消费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投资年内便恢复了正增长,使我国不仅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经济总量也实现了百万亿元的历史性突破,全年资本形成对经济稳步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4.1%,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

  扩大新兴产业投资是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拓展投资空间、增强投资增长后劲的重要内容。《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要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020年9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四部门下发了《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提出扩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投资会形成未来的供给。扩大新兴产业投资,可以提升未来优质增量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发展,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有助于加快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当前,全球主要国家纷纷扩大对新兴产业的投资布局,力图通过发展新技术和培育新产业增强经济增长动能,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掌控力和话语权。对我国来说,发展新兴产业不仅可以有效推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可以补足我国产业链的短板和弱项,解决产业链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问题,畅通产业循环。

  近年来,我国新兴产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2016年-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5%,增速快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4.4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15.2%,快于同期服务业营业收入3.9个百分点。2019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1.5%,比2014年提高3.9个百分点,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2020年,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情况下,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加7.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1%,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而且,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广泛融合还加快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成为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以及稳定就业的有力支撑。新冠疫情的爆发还加速了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应用,成为疫情冲击下我国经济稳步的增长的突出亮点。

  作为稳投资、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举措,新兴起的产业成为各地产业招商和投资的重点方向。今年以来,各地重点项目建设密集上新。北京、上海、河北、河南、安徽、陕西等省市已公布2021年重点建设项目清单。据不完全统计,投资规模超过25万亿元,新兴产业项目成为投资的重点领域 。比如北京提出2021年“3个100”重点工程计划,即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100个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超1.3万亿元,计划当年完成投资约2780亿元,支撑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三成以上。河北省2021年安排省重点项目682项,总投资11896.5亿元,年度预计投资2810.6亿元,涵盖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现代化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及应用、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陕西省2021年安排省级重点建设项目546个,总投资2250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210亿元。其中创新驱动、先进制造业类项目占比达到25%以上。

  “十四五”开局之年,新兴产业项目密集落地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对于稳投资扩内需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新兴产业通常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行业,投资门槛高、回报期长、风险大,许多地方并不具备相关产业发展的禀赋条件以及项目识别、风险评估能力,对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认识不足,盲目上项目,容易形成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烂尾工程。而且,部分项目的融资过程中,地方政府以及当地金融机构往往扮演了重要角色,项目后期建设和投产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还容易造成连锁反应,引发地方财政、金融风险。

  2020年以来,我国集成电路、电动汽车、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已经出现了一些烂尾工程。比如曾被湖北省、市两级列为重大在建项目,总计划投资达1280亿元的武汉弘芯半导体,去年因资金链断裂导致项目停滞。2020年5月,美国芯片代工企业格罗方德和成都市政府合资组建的成都格芯宣布公司因经营情况彻底停工停业,该项目计划投资90.53亿美元。6月,计划投资30亿美元的南京德科玛半导体因资金不足进入破产清算及资产移交程序。

  在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落实新兴产业发展“施工图”时,需要首先做好统筹规划,把好“设计关”,避免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对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大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加强统一规划和宏观指导,统筹好产业布局,避免新兴起的产业重复建设”。对此:一是要优化规划布局。根据新兴起的产业发展所需的要素禀赋特点、产业迭代规律,综合行业需求、技术水平、人员团队、资金保障等多方面考虑,对项目可行性进行充分评估,科学规划新兴起的产业项目类型和区域布局,引导企业理性投资。二是要建立预警机制。加强针对新兴起的产业项目投资、投产及运行情况的跟踪分析,对行业在建产能增长明显超出实际需求等情况,及时进行预警和项目调整。建立地方政府、银行、投资基金等项目融资方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进行风险警示。三是要完善市场体系。明晰企业和政府权责边界,坚持企业和金融机构自主决策,政府主要负责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产业高质量发展配套政策,严格行业准入标准,规范市场秩序,加强行业指导和管理,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完善问责机制,对造成重大损失或引发重大风险的项目进行通报问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所有©2015 火狐电竞app下载 沪ICP备13035928号-3